5月22日一早,在瓊中黎族苗族自治縣紅毛鎮什寒村,占地50畝的村企合作藍莓種植基地剛剛完成采摘,村民們正忙著修剪植株枝杈??粗蠡镌偬韯展ぴ鍪招侣纷?,瓊中天上什寒農旅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鐘治軍滿心歡喜。
來自河南的“80后”鐘治軍是一名退役軍人。10年前,他在瓊中偏遠山區租了10多畝地,創辦了可年產百萬枚雞蛋的標準化籠養式養殖場??梢蝠B殖技術及管理經驗不足,蛋雞很快病死過半,鐘治軍心痛不已。
“當時,家里人都勸我別在深山里折騰了,回城里,好機會一抓一大把。”鐘治軍回憶道。但在反復思量后,他又鼓足了干勁,相中了另一片干事創業的“沃野”——坐落于黎母山和鸚哥嶺熱帶雨林之間的什寒村。
什寒村是一個有著100余戶500余人的黎村苗寨,坐擁好山好水好風景,在當地黎苗文化的浸潤下,還形成了獨特的山居文化。經過幾番考察,鐘治軍決心扎根什寒,干出一份“生態+”事業。
2018年,鐘治軍在什寒村創辦瓊中天上什寒農旅發展有限公司,首單村企合作項目敲定具有當地黎族特色的山欄旱稻產業。
“山欄米口感很好,營養很高,但就是產量太低,加之地處深山,銷路一直不暢,好幾戶村民當時都棄種了!”在鐘治軍看來,這是一條可深度發掘、助農增收的“稻”路。
自2018年起,在當地有關部門及海南大學熱帶作物學院技術團隊的幫扶下,利用當地山泉水資源,鐘治軍運營團隊聯動村民發展百余畝“旱稻水培”項目,可將畝產量提高至兩三倍,且主推山欄紅米品種。
“起初,村民總覺得種稻只能‘糊口’,賺不了幾個錢,不愿跟著干。”為此,鐘治軍挨家挨戶地動員走訪,一戶戶地記名字、存電話、加微信,反復回訪,最終勸服了15戶農戶,當年就騰出田地種下了100余畝山欄旱稻,還通過電商渠道將山欄米產品遠銷外地。
近年來,瓊中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推動什寒村打造環境、打響品牌,吸引了大量游客。鐘治軍運營團隊敏銳地抓準其中商機,在政府支持和團隊的精心策劃、動員下,現今,村里已催生了19家農家樂,20間土特產及黎錦苗繡展銷店。
同時,鐘治軍還積極協調多方資源,引進農企合作藍莓種植及房車運營項目,相繼投用集裝箱客房、房車露營、苗族高腳屋等特色民宿項目,組織開展了稻田認種、露營賞星空、山地徒步旅游、螢火蟲研學、野生紅毛丹、山竹采摘體驗活動,該村每年接待游客已突破10萬人次。
“我是他鄉人,但在心里,其實早已把什寒當成了家鄉!”現今,鐘治軍仍在不遺余力地助推什寒農旅產業“多點開花”,讓更多村民吃上香噴噴的“旅游飯”。(記者:曾毓慧 通訊員:范群)
原標題:高山之上,他鄉亦吾鄉——河南退役軍人鐘治軍在瓊中什寒村深耕生態農旅事業
責任編輯:曾令瑾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