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于12月15日以視頻方式向《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第二階段高級別會議開幕式致辭。
黨的十八大以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全社會的共識與行動。中國堅定不移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用實際行動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畫卷,一幅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的美麗中國圖景,逐漸展現在世人面前,給全球生態文明建設帶來了希望之光。
奮力描繪一幅生物多樣性的大美畫卷。保護生物多樣性,中國在行動。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國不斷建立和完善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法規制度,越織越密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成為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可靠保障;不斷優化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積極推動建立以國家公園為主體、自然保護區為基礎、各類自然公園為補充的自然保護地體系;持續加大遷地保護力度,先后建立植物園、動物園、海洋公園、野生動物救護繁育基地以及種質資源庫、基因庫等較為完備的遷地保護體系;國家生物安全管理能力持續提高,生物技術健康發展,生物遺傳資源保護和監管力度不斷增強,外來物種入侵防控機制逐漸完善;肩負起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中國擔當,提出了凝聚各方廣泛共識的“昆明宣言”,獲得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五次會議(COP15)正式通過。中國保護生物多樣性的努力,結出了累累碩果,描繪出一幅生物多樣性的大美畫卷。
奮力描繪一幅美麗中國的大美畫卷。中國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取得巨大成就。福建把八閩大地每一條河流打造為安全、健康、美麗的幸福河流;浙江由山到海、從鄉到城建設展示生態文明高度發達的窗口;貴州擦亮“山地公園省、多彩貴州風”品牌;青海守護三江源、守望“中華水塔”……近十年來,藍天白云日益增多,綠色版圖不斷擴展,綠色經濟加快發展,能耗物耗不斷降低,濃煙重霾有效抑制,黑臭水體明顯減少,城鄉環境更加宜居,美麗中國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成為全黨全社會的共識和行動。人們像保護眼睛一樣保護生態環境,像對待生命一樣對待生態環境,中國生態底色不斷擦亮,人民幸福感、獲得感日益充盈,一幅美麗中國的大美畫卷徐徐展開。
奮力描繪一幅美麗地球的大美畫卷。從建設美麗中國到共建美麗地球,從推動低碳轉型到全球氣候治理,中國一諾千金、知行合一。在肯尼亞東北部的加里薩郡,中企承建東非最大光伏發電站,既不排放溫室氣體,又能緩解肯尼亞“電荒”;中國的節水梯田模式“拷貝”到埃及,在西奈半島山區涵養水源;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象的中老鐵路,建造過程中多次延長隧道、以橋代路,只為保護象群生存家園;“一帶一路”高舉生態文明旗幟,綠色基建、能源、交通、金融等舉措持續造福沿線國家;中國的環保理念、技術和經驗正幫助南非及非洲多國應對氣候變化,助力非洲實現綠色低碳發展;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成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攜手應對氣候變化……作為全球生態文明建設的參與者、貢獻者、引領者,中國堅定踐行多邊主義,努力推動構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贏的全球環境治理體系,為應對氣候變化貢獻中國智慧、中國力量。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讓我們攜手同心,爭做生態文明理念的積極傳播者和模范踐行者,為共建清潔美麗世界貢獻智慧力量,奮力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新畫卷。(許華凌)
原標題:【地評線】太陽鳥時評:攜手描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大美畫卷
責任編輯:韋曉凡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