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汽車”,是指完全由蓄電池或燃料電池提供電力的汽車。目前,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呈高速增長態勢,預計2030年的市場規模將超過8200億美元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純電動汽車保有量預計從2020年的780萬輛增長至2025年的2500萬輛(占全球的20%)、2030年的8000萬輛(占全球的35%)、2035年的1.6億輛(占全球的55%),新車銷量2035年將超1000萬輛,約占全球的50%。此外,東盟電動汽車市場進入高速發展期,預計電動汽車保有量將從2022年的300萬輛增長至2025年的890萬輛。
毫無疑問,中國已成為高端電動汽車市場藍海。2021年,中國市場30萬元以上高端電動汽車銷量超過40萬輛,市場規模超過3000億元,占電動汽車新車總銷量的15%,該比例將在2030年增長至20%。
海南發展高端電動汽車
組裝制造的有利條件
01、海南自由貿易港具有高端電動汽車應用推廣的重要市場和品牌推廣的重要平臺優勢
海南省是中國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方向標
2020年7月,推進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海南能源綜合改革方案》,提出構建海南清潔能源島,其中包括大力推進電能替代,加快推動電動汽車普及,推進車船新能源和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建設。
2022年8月,海南省人民政府印發《海南省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公共服務領域和社會運營領域新增和更換車輛使用清潔能源比例達100%,到2030年全島全面禁止銷售燃油汽車。海南省是全國首個提出所有細分領域車輛清潔能源化目標和路線圖的地區,自海南實施新政以來,新能源汽車保有率一直在領先全國,成為中國推廣應用新能源汽車的方向標。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高端電動汽車品牌面向全球推廣的窗口
海南自由貿易港是中國面向全球開放的最前沿,是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交點。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世界新能源汽車大會、博鰲亞洲論壇、中非合作圓桌會議、全球服務業峰會等一系列全球性重大會議活動在海南常態化舉辦,形成全球影響力、知名度,吸引大量海內外消費者和資本關注。
其中,“中國國際消費品博覽會”已成為包括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在內的國際高端品牌面向全球推介的平臺,2022年60多個國家和地區、1900多家企業、2600多個品牌、24多萬觀眾、4萬多名境內外采購商參展,622件新品首發首秀的“消博成果”,“人、貨、物、錢”的集中度都很高。
在汽車領域,展會吸引了多家豪華汽車品牌商展出多款車型,并實現超過3.5億元“零關稅”汽車銷售訂單,市場前景廣闊。
02、海南自由貿易港具有面向東盟市場的競爭優勢
海南地理區位獨特,背靠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和腹地經濟,市場價值高、產能規模適度的豪華汽車品牌在海南建設高端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可利用海南區位優勢和RCEP等區域協定下的關稅優勢,擴大在東盟的銷售;
同時,豪華汽車品牌也可建立面向中國大陸市場和東盟市場的雙重競爭優勢,是豪華汽車品牌通過在華建設高端電動汽車組裝生產基地,拓展亞太區域高端電動汽車市場的必爭之地。
2022年初《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正式在15個亞太國家生效實施。關于東盟國家進口各國電動汽車進口稅種稅率如下:
從表格中可以看出,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等5個國家與中國的關稅,普遍低于與日本、韓國、德車的關稅,說明這5個國家從中國進口電動汽車比從日韓德便宜。
德國、日本等國豪華汽車品牌商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進行高端電動汽車組裝制造并出口至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可獲取關稅減免,形成市場競爭優勢。
下面,以歐洲某品牌B市場成熟度較高的全電力跑車TS車型為例;其原裝進口零售價為人民幣116.8萬元,分別由以下三部分的成本構成:
①到岸價格:出廠價(含品牌商原產地生產毛利)+運輸成本+運輸保險=89.9萬元;
②進口環節關稅:到岸價格89.9萬元×關稅稅率15%=13.5萬元;
③進口環節增值稅:增值稅計稅價格103.4萬元(到岸價89.9萬元+關稅13.5萬元)×增值稅稅率13%=13.4萬元。
即,原裝進口零售價=①+②+③=89.9萬元+13.5萬元+13.4萬元=116.8萬元。
【?特別說明:進口電動汽車增值稅的計稅價格是以繳完關稅后的價格為基數,并不是以原裝出廠價格或到岸價格為基數。進口電動汽車目前不征收消費稅、購置稅。所以,3項成本之和116.8萬元才是銷售商的成本價,如果再加上經銷商的店租、人工、水電、推廣費用等開支,消費者的購買價格還要更高一些。】
我們以品牌B廠商在海南組裝制造全電力跑車TS車型,并出口至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緬甸,到岸價格即經銷商采購價格仍保持89.9萬元,則終端銷售價格為“到岸價格+進口環節關稅+進口環節消費稅或其他稅種+進口環節增值稅”即分別為96.1萬元、107.8萬元、94.4萬元、181.9萬元和95.3萬元。
同理計算,從德國出口整車至泰國、柬埔寨、馬來西亞、越南、緬甸,終端銷售價格分別為173.0萬元、145.5萬元、116.7萬元、190.0萬元和113.1萬元。在海南可分別節省76.9萬元、37.8萬元、22.3萬元、8.1萬元、17.8萬元。也就是說在海南組裝出口到這些東南亞國家,比從歐洲直接進口更有競爭優勢。
同理,可以算出日本、韓國的高端電動汽車在海南組裝和直接出口到東南亞5國的差價。綜上所述,海南自由貿易港作為雙循環節點,具有近臨東盟的區位優勢,是我國輻射東盟國家的前沿。
高端電動汽車在海南開展組裝制造,在利用量價優勢擴大中國大陸市場份額和利潤的同時,可利用海南區位優勢關稅方面優勢拓展東盟市場,豪華汽車品牌商在海南建設高端電動汽車生產基地是高效開拓亞太地區市場的絕佳選擇。
“自貿港政策優勢+
產業支持配套政策”疊加優勢
01、自貿港政策優勢
加工增值政策利好
中國消費者購買進口電動汽車需承擔進口環節關稅、增值稅,進口電動汽車到岸價格越高,中國消費者額外承擔的綜合納稅越高。
從原產地進口零部件并在海南開展組裝制造,利用海南自由貿易港加工增值政策,可以選擇降低終端售價、快速擴大中國大陸市場銷量;也可以選擇保持品牌價格、獲取利潤大幅抬升;獲得“量”和“價”方面的優勢。
消費者購買國內生產的電動汽車只需繳納增值稅,高端電動汽車進口的“關稅溢價”約為15%。這也說明,如果從國外進口零部件,在海南組裝,可以消除“關稅溢價”,大大降低銷售價格。
根據調研得知,TS車型的單車生產毛利率約為16.7%,下面,我們將在海南組裝制造、原裝進口、在國內其它地區(即海南自由貿易港以外的中國關境內其他地區,包括自由貿易試驗區、綜合保稅區等)組裝制造進行比較,分析“量”和“價”方面的優勢情況:
(1)以從歐洲進口TS車型的零部件,在海南組裝制造和原裝進口相比較為例:
海南單車組裝制造成本:TS車型原產地單車制造總成本為74.9萬元(即:到岸價格89.9萬元×(1-單車毛利率16.7%)=74.9萬元),由于汽車組裝制造自動化水平高、對人工成本依賴度較低,且自貿港加工增值政策下整車銷往大陸市場不需補繳零部件進口關稅,可認為海南生產與原產地生產成本基本一致;
終端零售價格:品牌B選擇保持TS車型原產地單車生產毛利率16.7%不變的終端零售價格為“海南單車制造總成本74.9萬元÷(1-單車毛利率16.7%)×(1+增值稅稅率13%)”即101.6元。
若品牌B選擇保持TS車型原產地單車生產毛利率16.7%不變,可以101.6萬元的終端價格進行銷售,與原裝進口零售價格116.8萬元相比降低約13%,由于汽車的品質一樣,而單價下降了15.2萬元,就可以擴大市場銷售,即獲得“量”的優勢。
若品牌B選擇保持TS車型的國內終端零售價格116.8萬元不變,可在穩定市場價格、維持市場份額的基礎上,將單車生產的營收從原裝進口下的到岸價格89.9萬元提升至103.4萬元,將單車生產的毛利率從16.7%提升至27.5%,獲得巨大的利潤,即獲得“價”的優勢,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2)以從歐洲進口TS車型的零部件,在海南組裝制造和在國內其它地區組裝制造相比較為例:
國內單車制造成本:與海南生產基地相比,品牌B通過國內生產基地進口零部件,需多繳納的原材料關稅約為“海南單車制造總成本74.9萬元×零部件成本占比60%×電動汽車零部件進口平均關稅6%”即2.6964萬元,故國內單車制造成本為77.5萬元。
終端零售價格:品牌B選擇保持TS車型單車生產毛利率16.7%不變的終端零售價格為“海南單車制造總成本77.5萬元÷(1-單車毛利率16.7%)×(1+增值稅稅率13%)”即105.1元。
若品牌B選擇保持TS車型單車原毛利率16.7%不變,可實現以105.1萬元的終端零售價進行銷售,終端零售價格的降低幅度即“量”的優勢不及海南基地。
若品牌B選擇保持TS車型的國內終端零售價格116.8萬元不變,可將單車生產的營收從原裝進口下的到岸價格89.9萬元提升至103.4萬元,但毛利率僅能提高至25%,即“價”的優勢不及海南基地。
若品牌B海南生產基地年產2500輛TS車型、2500輛TT車型并全部售至中國大陸市場。與原裝進口相比,如果保持原產地單車生產毛利率,生產利潤可以提升36%;如果保持終端售價不變,生產利潤可以提升89%,均高于國內組裝制造基地生產利潤提升幅度。
綜上所述,汽車品牌商將零部件從原產地進口至海南、在海南組裝并將整車經“二線”銷至中國大陸市場,與其在海外原產地生產并將整車原裝進口至中國大陸相比,可享受車輛進口關稅免除帶來的“量和價”兩方面市場競爭優勢,即可以選擇在保持整車進口銷售利潤率不變的基礎上,實現中國大陸市場終端銷售價格下降而獲取更大的市場銷量;
也可以選擇在保持中國大陸市場終端銷售價格不變的基礎上,獲取更大利潤、擴大中國產品線效益。同時,考慮到海南土地供給較為有限,海南最適合豪華進口品牌建設品牌價值高、產能規模適度的高端電動汽車組裝制造基地,享受關稅溢價豁免帶來的面向中國大陸市場的量價優勢。
零關稅政策利好
高端電動汽車整車組裝制造分為沖壓、涂裝、焊裝、總裝四大環節,設備自動化、專業化、訂制化要求很高,豪華汽車品牌商進口高端電動汽車自動化沖壓線、自動化焊接生產線及各類高端工業機器人設備,可享受零關稅政策下設備進口關稅、增值稅減免利好。
以品牌B海南生產基地投資50億元、生產線設備固定資產投資占比約70%、設備又占固定資產投資占比約50%為例,若品牌B完全采用從原產地進口的汽車組裝制造生產線設備,與國內建設生產基地相比,可免除設備進口關稅、增值稅約3.45億元(節省近20%)。
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利好
按照個人所得稅實際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政策,經測算,個人年收入超過47.02萬元(或經營所得應納稅所得額超過31.92萬元)時,可享受實際稅負超過15%部分免征政策。高端電動汽車品牌商高級管理人員和技術人員將重點受益。
02、省財政獎補政策優勢
海南省為加快培育壯大先進制造業,出臺《海南省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干財政措施》(瓊府辦〔2021〕65號)一攬子財政扶持政策,利好高端電動汽車制造,政策可通過“海易兌”網上不見面申請。主要獎補內容涵蓋企業生產規模獎勵、固定資產投資獎補等。
(1)企業生產規模獎勵。對從2021年起年產值首次突破3億元、5億元、15億元、30億元、50億元的先進制造業企業(包括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分別給予30萬元、50萬元、150萬元、300萬元和500萬元一次性獎勵。
(2)固定資產投資獎補。先進制造業項目年度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按照其年度固定資產投資額的5%給予最高2000萬元獎勵。對項目年度實際完成投資使用銀行貸款,按照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50%貼息,給予最高2000萬元補貼。
以品牌B海南生產基地年產2500輛TS車型、2500輛TT車型全電力跑車保持單車終端售價不變,產量復合增長率達5%為例,估算企業可獲得的財政獎補,企業生產基地投資可達50億元,可獲得固定資產投資獎勵2.5億元,企業生產制造10年間生產規模獎勵500萬元。
基于業務場景的
政策綜合利好分析
以品牌B海南生產基地年產2500輛TS車型、2500輛TT車型并全部售至中國市場為例。假設品牌B共投資50億元于海南設立生產基地開展組裝制造,選擇保持兩款車型的終端售價不變(103.4萬元、134.3萬元),產量復合增長率達5%、市場價格不變。
海南自由貿易港政策下,與原裝進口相比,生產利潤可提升89%;與內地相比,固定資產投資獎勵可多獲取1.8億元;生產制造10年間,設備投資約可節省3.45億元,原材料成本可節省約9.4億元,可多獲取生產規模獎勵500萬元。
因此,高端電動汽車組裝制造企業,在海南設立生產基地開展組裝制造,以投產10年計算,總計約節約成本:1.8億元+3.45億元+9.4億元+0.05億元=14.7億元
品牌B高端電動汽車海南組裝制造基地綜合利好
新海南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手機客戶端
南海網微信公眾號
南海網微博
汽車新聞
南海網汽車頻道為您提供最及時的海南汽車報價、海南汽車降價、海南汽車導購、新聞、行情及海南汽車經銷商信息,以及海南本地的汽車相關服務,是您選車買車用車的首選網站。是海南省唯一重點新聞網站和海南新聞中心及海南在線媒體領軍網站,也是海南省最具影響力綜合門戶網站,由海南日報報業集團主辦。 進入欄目